Q:《中级口译教程》第三版和原先的旧版本有什么区别?A: 第三版教材和第二版教材相比,不仅价格翻了一番,内容也增加了近四分之一,由原先第二版的十四个单元增加到现在的十六个单元。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第一单元“口译技巧”和第二单元“接待口译”。原先第二版里的十四个单元都保留,但内容有明显调整,替换了十一篇文章。其中,教育类的话题增加了两篇,“8-3教育之本”和“9-3大学精神”;关于城市建设的话题也增加了两篇“7-1绿色城市”和“9-1强市之路”,文化类增加了一篇“3-4文化差异”,商务类增加一篇“14-1双边经贸”,科普类增加了“16-2进化本质”,访谈类增加了“4-4音乐天才”。另外,请同学们注意“6-3开幕祝词”,“6-4展望未来”,“10-2环境保护”虽然名字相同,但内容已经替换。从这些新增的篇目看,第三版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。此外,即使是保留的篇目,也做了些修改。例如,“8-2传统节日”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段,“8-4出版王者”增加了两段,“10-1第二文化”增加了四段,“10-3迎接调整”新增五段,“10-4习武健身”增加了对武术的介绍,“12-4社区服务”增加了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事业状况的介绍,“13-1企业文化”增加了对企业文化的介绍。篇幅的增加意味着难度的增加,同学们要有思想准备。第三版最后提供的模拟考试由原来的六套增加到十六套,希望大家好好利用,其中有几道就是真题。对于现在参加二阶段考试的同学来说,一定要使用第三版教材。
Q: 如何使用《高级口译教程》呢?A:掌握好教程对于通过二阶段考试至关重要。无论是《高级口译教程》,还是《中级口译教程》,都请遵循这些使用方法:1) 完成书上的词汇预习部分,这部分是口译的“热身”。同学们最好利用权威的工具书先把词汇部分翻译出来,如果直接在原文中找,时间是节省了,可是你也失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,往往看了答案,第二天就忘记了。轻易得来的东西,也很容易失去。2) 拿出课文的配套录音,边听,边在准备好的白纸上记笔记。大约每听完两句话按一下pause。先不要直接做口译,而是看着笔记并根据大脑的短期记忆,复述一遍原文,建议同学们用录音装置,录下自己复述的内容。3) 复述完成后,立刻开始口译,译为目标语,建议同学们录音。录音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同学们发现不足,比如说自己平时有口头禅的,不录音是发现不了的。同时,录音还可以告诉自己口译用了多少时间,一般来说,两句话的口译时间不要超过30秒,按照口译二阶段考试的停顿时间严格要求自己,考试的时候你才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,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。4) 播放刚才自己复述的录音,和原文做比较。如果你发觉自己的复述遗漏较多,请尝试重做一遍。5) 边听自己口译的录音,边核对课文中给出的参考答案,看看信息的再现度有没有70%以上。如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,请做记号,方便再次练习。对于自己口译时碰见的难点,可以再想想有没有一些化繁为简的办法。书上给出的译本往往太过书面化,记住口译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解释,事实上一些貌似复杂的表达也可以用我们掌握的4000个最基本的英文单词来口译。6) 一单元练习完成后,对照每单元后面的句子精练,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。句子精练中所选出的句子,就是这一单元的精华,请同学们务必要熟练地口译这些句子。如果同学们能严格按照我们提供的步骤进行口译练习,口译能力肯定会有质的飞越。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口译的保证。
Q:老师,请问昂立网站上2010秋季口译考试热点话题整理是二阶段还是笔试的呢?我一直以为是二阶段的,一直没看呢,到底是什么呢?A:笔试是口试的基础,中间也有相通的部分,这些热点话题笔试口试都可能遇到。请认真关注
Q:口译该怎么练习?A: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但是总的来说,口译的练习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一、听译原则。课本和市面上的口译教材都采用了给文本加译文的方式,这让很多同学错误的认为,把原文看看,圈一圈不知道的短语和生词,然后翻到课后看看答案。认真的同学还会拿个本子分门别类的整理很多词组短语。虽然大家投入了很多时间进行这样的口译学习,但是,到了考场才发现,实考是没有任何文字可以看的,而是“从耳朵到嘴巴”。考了才发现,短语并非是最有效的应考因素,而且根本没有机会发挥,所以才会有“我太紧张了,一考试脑子就一片空白”的说辞,其实是备考的根本出发点错了。二、卡时间。口译考试,貌似听一段译一段的口语练习,实际上,考试的另一个压力来自时间的压力。中口考试,要求听译长度为10-25秒不等的长度的段落,不记笔记能过的考生大有人在。而高口听译长度为20-50秒不等,在较长的段落听译中,不记笔记通过就不大可能了。换句话说,一句话单独拿出来能译,但是连着译三到五句话,记忆的压力,组句的压力,心里的压力,都是几何级数增长,这些因素在平时练习时就要考虑到。因为大家在考场中的实际表现,相比平时都是打折的,所以,平时练习时都要加码。如中口的练习,听译段落不要低于30秒,高口60秒。三、强调输出。即使很多基本功尚可的同学,参加口试仍然感觉到极不适应。这里最大的原因是同学们学习口译的主要途径还是看书,记单词,背短语。看书看得似懂非懂,不太清楚的时候看看答案,仿佛都懂了,但是实际上是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。而且这种方式决定了考生不可能练习到听力、脑记、笔记、口语等各个环节。看了再多书,其实都并没有真正的为考试做练习,上了考场两眼一黑就不奇怪了。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,一定要求“从耳朵到嘴巴”,并且最后口译的版本应该录音录下来,自己听一听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了。
Q:我做真题,发现口译时间根本来不及。有什么办法能在两声“嘟”之间能基本翻出来呢?我的情况是老是“额额额”的。但是不额又组织不好。怎么办呢?A: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上:一、口译并不是独立于口语外的另一个学科,而是一定建立在口语较为顺畅的基础上的。如果口语说的时候,就支支吾吾,嗯嗯啊啊的,口译当然脱不开关系。二、同学们平时学口译,就是手捧书本或学习材料,做视译,记单词,划句子,从来没有想到,考场是要求考生做成段输出的,临考前才突然发现,原来自己从来没有开口口译过,结果,输出完全没有质量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Solution:口语口译的学习,从一开始就应该是“从耳朵到嘴巴”的,最后要求自己做口头的输出。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输出用MP3等录音设备作一纪录,完成后进行复听,这样就给自己很多强制输出的压力。
Q:怎么才能培养自己的速记啊?考试的时候什么都记不下来。A:同学们做练习的时候,发现自己的笔记看不懂,或是根本没法下笔记东西,于是经常问一些类似于“速记”,“笔记符号”的问题。但是,实际上笔记只是问题的表象,其实质在于同学们的听力、脑记、复述的能力。听力是大家考试最大的挑战,练习的时候,大部分同学的英译汉在上场前没有大量的听译练习。平时做的多是视译,加上听力能力往往欠缺,直接导致考场听力崩盘,没有东西可记。脑记和笔记的协调也是一个问题,学生们往往不具备边听英文边写字的能力,更谈不上协调发展了。复述也是问题。其实在外交、经济、改革开发等类型的口译材料中,学生会发现连中文都不能够较为完整的复述。以上这些问题,都可能体现为笔记的彻底失败,但根源不在笔记。在我们的口译练习中以及老师的教学中,不论中文英文,都应该从放磁带(不能看书)然后口头挑keywords开始。挑准了keywords后,紧跟着做原文的复述。这两个练习都做得相对满意了,再拉长每个停顿的长度,把keywords写下来。这样,已经开始记一些简单的笔记了。口译练习和教学,不一定要做很长时间的笔记,也未必要求笔记特别成体系。因为口译考试中,不会出现连续需要考生长时间记笔记的情况。
Q:口译二阶段考试的流程如何?A:口试分为两个部分。第一个部分为口语。要求考生准备五分钟,根据给定的话题,做简短的口头表述,中口三分钟,高口五分钟。虽然老师很可能在听一分钟左右就打断考生,但是考生应该做好说足三到五分钟的准备。第二部分为口译考试。共有四个篇章的听译,先考两篇英译汉,后考两篇汉译英。中口将这四个篇章分为16个停顿,高口为8个。学生听完一个停顿后,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口译。口译时间长短不一定,总的来说,流畅度尚可的考生,一定可以翻的完,而且还略有空余。三分之二以上的停顿合格,考试即判为合格。因此,高口需要6段以上合格(含),中口需要11段以上(含)。
Q:二阶段口试会考教材上的内容吗?A:二阶段考试稳定的从官方教材上抽取题目。原则上每套题四个passage至少一个passage来自课本。我们甚至发现中口的某几套题,有3/4的信息来自于课本。课本是大家最容易找到的,和真题实考最接近的练习材料,加上稳定出题,一定是最为重要的备考工具。上考场前一定是做过一遍甚至多遍听译的。切忌不做任何准备的考试,切忌只看书做视译。虽说口试通过率并不高,但是在做到了将课本较为认真的做过一遍以上听译的同学当中,通过率实际上是不低的。
Q:备考室中还能用文曲星查自己没把握的词??这不算通讯工具是吗?A:不建议口试中查字典。口试准备时间很短,应该把精力放在组织观点上,总共五分钟的准备时间,用了两三分钟查几个生词,口语中还不一定需要用,太可惜了。除非生词直接影响对题目的理解,导致口语完全无话可说,否则建议上下文推测含义。
Q:二阶段考试录音的速度与磁带比起来如何?A:语速与配套磁带基本持平,比旧版本的“口译实践”稍慢。在请外籍专家录磁带的时候会请他们听一下以往真题速度,大概控制在每分钟150到170词,和以往题目基本一致的。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,录音速度不会对你的表现构成太大的影响,除非你一直用special English之类的语速在练听力。如果觉得每分钟语速的数字概念很抽象,就按照日常生活中的语速练习就对了。
Q:一般情况下中口考试会留多少时间供考生翻译?A:口译组反复研究了历年真题的录音,发现很难给他们找个合适的模式,可以说命题人随意性很强,不是非常的科学。甚至出现过题目很长,停顿很短,题目很短,停顿却有点长的尴尬情况。备考时不要为这样自己控制不了的因素担忧,淡化数字,而强调流畅度。只要流畅度没有问题,时间一定够。
Q:中高级口试有什么区别吗?答:中级和高级的口试主要区别在于段落长度上,且对于外交时政类的要求,高口要比中口高出不少。因为长度较长,高口一定要记笔记,中口不用笔记可以通过口试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。
Q:高口笔试成绩不高会影响口试么?A:请你放宽心,口译考试的二阶段过程中只看你在口语和口译方面的表现。其中口译比口语重要得多。你一阶段是刚及格还是高分,对考官没有任何影响,他能看到的你的资料只有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,他根本不了解也不在乎你一阶段的考试情况。
Q:第二阶段口试的时候,如果我觉得刚才的译法不理想而时间还有,可不可以重新说一遍呀?老师会根据我说的哪个版本给分呢?A:理论上说,译得不好,回头改正,改对了,老师会按照你的较为正确的版本评分。但是实际上,绝大部分考生一次流畅的按题目的要求翻完都困难,更不要说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回来改正什么了。如果有,估计是出现了漏译现象。在不影响整体段落的情况下,可以进行修正。“嘟”声之后开口译之前,先用三五秒组织一下语言,然后用较为适中的语速,口译自己能译出的部分,除非致命的错误,否则先不要回头更正,否则时间不够,也给人口语犹犹豫豫且不流畅的感觉。
Q:口试成绩是当场公布的还是要等通知或是查分的?A:口试成绩不是当场公布的,是等通知。没有当场查分的途径。
Q: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参加中级口试了,这周应该做点什么呢,就算心理安慰也好啊?A:几乎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走出考场都会觉得“没有发挥水平,太紧张了”。其实“没有发挥水平”的原因不是“太紧张”,而是根本没有真正的按照口试的实考要求做过练习。最后几天的练习,正如口译学习的全过程一样,贯穿两个关键词。第一个,“做听译”。不管英译汉还是汉译英,杜绝看书视译。第二个,“卡时间”,按照实考的要求来,而且一定要带笔记练习。
Q:口试成绩划分的等级是什么? 怎么样才算过呢?A:口试只有不及格、及格和优良三个等级。
Q:有谁知道口试时老师在评分表里打的钩各代表什么?A:二阶段考试评分表口译部分分两大栏,前一栏为“内容、信息、表达”,后一栏为“评语”。“内容、信息、表达”一栏中由前至后位置分别是“优、及格、不及格”。“评语”一栏中由前至后位置为“漏译、错译、未译、其他”。口试现场时间压力大,建议考生不要去关注考官的评分表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,发挥出最佳水平。
Q:二阶段考试的口语部分重要么?有没有因为口语而不过的情况?A:事实上几乎不会有任何考生会出现口语部分不及格而口译部分过关,从而导致总评不合格的可能性。广大考生对口语部分应该有充分自信,将其定位为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中一个自然的环节,口译证书考试中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,提高自己口语质量的一个良好契机。
Q:《中级口译口试备考训练》的内容是什么?和《中级口译教程》有关么?A:市面上的同类口译学习书籍往往存在着难度不适合中高级口译考试,或者只是对录音材料的原文和答案进行简单罗列而未深加工等问题。此书从口译学习者的实际出发,把练习过程拆解开来,方便学生进行分解训练,从而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,加强针对性练习。全书共分14单元,内容按话题划分,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。请读者们在练习的时候,遵循编者设计的练习流程,以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。高级口译的学习者,可以参考《高级口译口试备考训练》。
Q:口译二阶段考试的通过率是多少?A:没有强制的规定说是百分之多少。昂立口译项目部的多为老师监考过的多场中级、高级的口试,印象中中级每场15位考生,一般会有3-4人通过,少则1人。高级每场15位考生,通过的人要少些,1-2人的场次为多。口试的考官都参加过培训,且有正确答案的文本,可以边听考生的译文边对照标准答案,所以打分是基本可靠的。如果两位考官打分不一致,会根据录音磁带复听,review。曾有传闻说口试的四次机会里,第四次参加考试的通过率会高。本来对此说法是完全不同意的。但前几年的确有几些学生是第四次去考,而且都通过了。虽然觉得那该归功于他们坚持练习、不言弃的精神与毅力,但通过率如此之高,让人不由得心里有些想法。何况,相信第四次考试通过率高,好像也没什么坏处。结论是,最好尽快通过。实在不行,就坚持到第四次。
Q:如果句子中的数字译错了,算严重错误么?请口译考官指教。A:相信大家都知道口译考试数字很重要。重要到了考生听到数字就先头皮发麻。为什么数字被拔到那样的高度?大概还是出于实际口译现场的考虑,数字翻错,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。特别是在商务谈判中,儿戏不得。所以,口译考试中数字译错视为严重错误。 关于数字的练习,没有太多的诀窍,汉译英和英译汉,建议大家“先记再译”,这样既能确保数字信息准确记录,也不会干扰到除了数字之外